去年四季度,光伏“价格战”蔓延到组件环节,从近期披露业绩预告情况看,威力不小。今日晚间,天合光能(688599.SH)、协鑫集成(002506.SZ)、东方日升(300118.SZ)等头部组件厂集中发布业绩预告,尽管去年净利润均实现同向正增长,但分季度看,Q4又普遍存在净利下滑风险。
去年10月,在央国企披露的地面电站集中招标中,光伏组件单瓦首次跌破1元/W,不久后国内P型组件的成交均价正式跌破1元/W,且在今年一季度还在继续探底。目前,P型组件最低报价为0.8元/W附近,而N型组件最低报价亦低于0.9元/W。多个机构分析认为,组件价格在一季度还将持续探底,最快有望在二季度加速见底。
1月30日,多家光伏组件头部厂商披露业绩预告,天合光能预计2023年年度净利润约为52.72亿元到约58.28亿元,同比增加43.27%到58.36%;东方日升业绩预告显示,公司预计去年归母净利13.2亿元—17亿元,同比增长39.73%—79.95%;协鑫集成预计去年实现营收155亿元至170亿元,同比增长85.6%—109%,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.5亿元至2.2亿元,同比达到152.9%—270.9%。
对于业绩增长原因,多家公司均提到了高效N性技术的贡献。天合光能主推TOPCon技术,去年受益于N型先进产能的大幅提升,公司TOPCon组件产品的销售占比显著提高。同时,大功率210系列光伏产品销售大幅提升乐鱼leyu官方首页,以及N型硅片产能的逐步释放也是业绩增长的原因。
东方日升是头部组件企业中为数不多押注异质结技术的企业,报告期内公司高效异质结电池及组件等新产能陆续投建并开始生产。根据此前披露,其位于宁海的“浙江宁海5GWN型超低碳高效异质结电池片与10GW高效太阳能组件项目”在去年第三季度开始进入投产爬坡状态。
协鑫集成芜湖电池基地一期10GW TOPCon电池产能于2023年10月份全面投产,公司实现了N型电池-组件一体化布局。财联社记者从公司人士获悉,芜湖基地产能爬坡速度及电池效率、良率均表现优异,有效提升了公司自有电池产能配比。
然而,诸多业绩预喜背后,组件“价格战”导致的利润承压也难以忽视。分季度看,天合光能Q3实现净利15.37亿元,根据业绩预告计算,公司在Q4净利预计1.93亿元-7.53亿元,环比下降51%—87%。另一家组件龙头晶科能源Q4净利润环比下降约36.47%至64.33%。同时,东方日升和协鑫集成也均出现一定程度增收不增利。
其中,东方日升在业绩预告中提到,进入第四季度,受光伏行业上游原材料价格持续下降影响,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并传导至光伏组件,组件售价有所降低;天合光能也提到,下半年面临行业供需关系变化、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呈波动下行趋势。
值得一提的是,从订单和出货情况看,组件厂又“喜讯”不断:根据行业机构统计,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在去年均实现超过70GW出货量;协鑫集成2023年组件出货量重回行业前十,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。仅在今年,公司已经连续中下两笔GW级订单。
组件环节为何出现如此“割裂”情形?财联社记者从业内分析人士获悉,光伏全产业链价格承压,但组件环节存在更明显超跌情形,尤其是P型组件产能结构性过剩更加明显。分析认为,目前光伏产业仍然存在巨大的需求增量,但组件厂要实现以量补价,或还有压力。
进入2024年,组件的环节“价格战”还在持续。在本月公示的中国电建42GW组件集采项目开标中,在55家企业的报价中,P型组件的最低综合报价为0.806元/W,而N型组件的最低报价为0.87元/W。
与硅片环节现状相似,组件板块目前处于阶段性结构型产能过剩时期。此前,在乐观的市场预期下,组件厂通过扩产抢占份额。根据机构统计,组件总体供给产能已经超过1000GW,远超终端需求,这也是导致部分组件厂开工率维持在50%—60%的原因。
而关于光伏产业链价格何时见底,以及产能出清何时结束,受到业内关注。一位组件企业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,从需求端看,今年二季度末有望恢复到较好水平,届时对组件产品需求增加,产品价格有一定回升的希望。
此外,关于“先进产能”的竞争,也是组件厂面对此轮产业下行周期的发力点。目前光伏产业正处在技术迭代期,P型产品产能已经进入出清阶段,落后产能逐渐被淘汰,N型产品占比快速提升。据晶科能源有关负责人预计,今年N型产品市场占比将达到七成以上。